• WAP手机版 RSS订阅
愚人愚理

由不跟人打招呼所想到的

时间:2021-03-02 20:47:53   作者:杨景臣   来源:原创   阅读:1021  

相信大家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:身边个别熟悉的人跟你见面时从来不打招呼,昂然走来,漠然而去,目中无人状似毫不相识。

我们知道,打招呼是一种礼貌习惯,习惯成了自然,不那样做反而是别扭的,从笔者的体验看,走路碰见熟人,要是不打招呼,心理作怪,非常困难!

同样,熟人见面从不跟人打招呼也是一种习惯,他们或许认为:不打招呼就是不打招呼,没有啥大不了的,就跟小孩子当众随便解手一样,无愧无羞、坦荡自然。

与之相关的现象同样值得注意:一个见了熟人从不主动打招呼的年轻人,他的父母往往也是那样的人。换个思维方向推敲道理:一个从来不愿主动跟人打招呼、不打招呼才心安理得的人,不可能耳提面命教育自己的孩子主动跟人打招呼。

这样说来,就牵涉到家庭教养的问题。“从小看大,三生(岁)至老”,是在强调孩子幼时的精神面貌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一生,而幼时又是孩子模仿意识极强的年龄阶段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是什么样,孩子耳濡目染也会是什么样。

上文所谈问题,推而广之还会有其他方面的表现:大人爱骂人,孩子口中脏字成串;大人动怒爱比划拳头,孩子遇到麻烦也会撸胳膊挽袖;大人行为不检点,孩子必少廉寡耻、轻浮散慢;大人爱奢侈,孩子无节俭;大人好逸恶劳,孩子绝少勤苦。相信以上道理大家会从身边实例得以验证。

孩子表现不佳,追根溯源到父母身上,父母却表示冤屈,两手一摊说:“我没有让他那样啊!”那么,试看下例:一个父亲当着孩子和众人的面罗列孩子的问题如数家珍。一边笑,一边用指头点着孩子说:“这个鸡巴货,真捣蛋!”观其父神态:笑容可掬、津津乐道。你说这是在批评孩子还是在欣赏鼓励孩子?一个母亲极为欣赏这样一句话:“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。”于是,她就静等别人先敬她一尺。照此思路,她当然不会主动开口先跟人打招呼。于是,我们就会见到生活中很多从不主动跟人打招呼,人家主动跟他打招呼,她才傲慢回应的人了。有这样“知行合一”的母亲,她的儿女要是愿意主动跟人打招呼才怪!《论语》里讲“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,她若大度一点,坚持“我敬人一寸,人敬我一尺;人敬我一尺,我敬人一丈”,把尊重人首先要求到自己身上,那对后代的影响自是另外一种情形。为人父母不一定都是学校里的专职教师,但的确是孩子的行为老师。

(当然,见面要不要主动打招呼,除了跟教养有关系,还跟人格操守、价值追求、关系亲疏有关系,有的人见人打招呼或不打招呼是灵活的,他看客下菜、区别对待。正如《白毛女》里的穆仁智,对谁该烧香,对谁该放枪,界限清楚、泾渭分明。这种情况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。)

打招呼图片

下边拿古人说理。南北朝时的谢贞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九世孙,据史料记载,在他七岁时,看见祖母阮氏生病不能吃饭,他也跟着不吃,亲族没有不感到惊奇的。实际上略加考察就会明白,他有那样的举止一点也不稀奇。他的母亲在他更小的时候就亲授他《论语》和《孝经》,而他又极为聪明,读完就能背诵。在那么幼小的、像白纸一样洁白的心灵上就播下了“孝”的种子;再说,一个自选《孝经》做教科书的母亲,在生活举止上不可能没有孝行。孩子跟这样一位知行合一的母亲在一起,耳濡目染,做出孝的模仿性的动作就不足为怪了。

而他的父亲谢蔺则是在给母亲阮氏居忧时哀毁致死。在谢贞十四岁时,他的父亲谢蔺病故,他哭倒于地,哭死再苏醒好几次。亲族担心他也像他的父亲因哀毁而死,便请来了禅师为他开导,禅师说,如果哀毁致死,撇下母亲不管反而是更加不孝的,他这才慢慢吃了东西。

后来,天下大乱,他跟母亲离散,他的族兄谢暠在老家养了他母亲整整二十年。可见,家风一旦形成,就是一个庞大而强壮的气场,所在环境的人都会受到影响。

南朝陈至德三年,谢贞母亲病故,这一次,谢贞哀毁羸瘠,最终,像他父亲一样哀毁致死,那一年,他的儿子才六岁。

在今天看来,哀毁灭性,简直就是愚孝,完全不值得提倡。但拿他来说明家长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确实是有说服力的,正所谓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,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”。

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,见到熟人,主动问候、热情回应,是一种礼貌习惯,更是一种文明教养。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,如果没有做到,就免不了让人家讥笑家庭教养方面的不足,所以,我们还是应该重视为好。


相关阅读:接受长辈压岁钱必须起立双手接

该文章所属专题:原创


声明:著作权本站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本文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;但欢迎对此页面转发分享。


耕耘网版权所有,侵权必究。  豫公网安备41072502000067号  豫ICP备13011304号-1